1. 前期准备阶段(建账与制度规范)
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
政策依据:根据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》,需单独核算研发费用,区分 “研发活动” 与 “生产经营活动” 支出。
辅助账内容:按《企业会计准则》设置 8 大类研发费用(人员人工、直接投入、折旧摊销、设计费用、装备调试费、委托外部研发费、其他费用、无形资产摊销),逐笔记录并标注对应研发项目(如 “项目 A - 软件研发”)。
工具建议:使用财务软件(如用友、金蝶)的 “项目辅助核算” 功能,或下载《研发费用辅助账样式》(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21 年第 28 号附件)模板。
制定研发费用管理制度
明确研发项目立项、费用审批、报销流程,确保研发活动与账务记录一一对应(如立项文件、研发合同需存档备查)。
2. 日常账务核算(核心环节)
研发费用归集与分类
3. 专项审计与税务处理
专项审计报告
时间节点:每年汇算清缴前,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(需在 “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” 备案)出具 《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》 和 《高新技术产品(服务)收入专项审计报告》。
核心数据:
研发费用占比:近三年研发费用 / 销售收入需符合比例(如年销售收入<5000 万元,占比≥5%)。
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:需≥60%(收入需与知识产权直接相关,如专利对应的产品销售合同)。
税务申报与优惠享受
加计扣除: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,按研发费用的 100% 加计扣除(制造业企业)或 75%(其他企业),需填报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》(A107012)。
数据一致性:专项审计数据需与税务申报表(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)一致,差异超过 5% 需提供《差异说明》(如研发费用辅助账与纳税申报表的勾稽关系)。
4. 后续管理与风险控制
资料存档
保存期:研发费用辅助账、专项审计报告、立项文件等资料需保存 10 年(税务检查要求)。
电子存档:部分地区(如广州)要求上传研发费用辅助账电子版至 “高企认定管理系统”。
应对核查
税务稽查:重点核查研发人员社保、委托研发合同真实性、费用分摊合理性(如共用设备分摊比例是否有依据)。
高企复核:如企业被抽中现场核查,需提供研发设备清单、原材料出入库记录、产学研合作协议等原始凭证。